欢迎来到 财政在线网!!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媒体报道

年度财政政策实施效果观察:积极的财政政策直接惠企利民

时间:2022-01-18 文章来源:财政部 作者:佚名

 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《天下财经》报道,总台记者近日深入浙江、山东、陕西、四川、江苏等地,观察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直接惠企利民。

  减税降费持续推进:定向举措+“自选动作”

  在浙江平湖独山港镇,一家服装小微企业正在为春节订单加班加点。临近年底,企业老板顾余忠粗略算了一笔账——2021年全年下来,累计减税降费金额达到10万元。在这10万元当中,既包括了国家层面针对小微企业精准推出的减税降费举措,又包括了地方层面减税降费的“自选动作”。

  顾余忠说:“2021年服装行业面临的各方面压力比较大,利润薄了,钱也比较紧。所以减税降费对我们这样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,意义特别不一样,相当于现金流多了10万元,是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。”

  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21年,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持续推进,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、增强活力。2022年,我国将“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”,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这一明确信号。

  浙江省财政厅综合处副处长邬达贵说:“一方面,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减税降费政策,确保‘六个到位’,该减的减到位、该降的降到位、该免的免到位、该缓的缓到位、该延的延到位、该退的退到位;另一方面,我们在中央授权范围内,积极用好政策空间,加大力度自主新增停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、‘房土两税’退坡减免等系列减负措施,来稳定市场预期、给市场主体减负。光是停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这一政策,预计‘十四五’期间,可为企业减负900亿元。”

 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:压“三公”经费,保民生支出

  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减负,但也会导致政府“钱袋子”减收。如何辗转腾挪出更多财力空间?又如何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?这是不小的考验。“有压有保”是不少地方交上的“答卷”。

  在山东,省本级“三公”经费预算已连续8年下降。山东省财政厅预算处副处长李磊告诉记者,“能不开的会就不开、能线上说明白的就不出差”,这是近年来政府过紧日子的常态。

  李磊说:“2021年,我们继续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,省级年初预算取消到期政策166亿元,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90.6亿元,像会议、培训、办公用房维修等这几类经费压减力度都比较大。这些压减下来的钱重点用在了保民生上,切实用政府的紧日子来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。”

  小到新冠病毒疫苗的免费接种,大到养老金的连年上调……大大小小的民生领域,都是财政政策发力的重点。财政再紧,也不会在民生支出上“打折”。

  陕西省财政厅预算处副处长张宽说,截至2021年11月底,陕西省共投入疫情防控资金24.37亿元。“近期,我们又根据疫情新形势追加了一部分资金。像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费接种的费用,就是由各级财政和医保基金共同负担的。2021年,光是省级财政用于疫苗购置、免费接种补助的资金预算,就达到了4.5亿元。”

  财政资金直达常态化:直达基层惠企利民

  在四川,退休职工王大川不久前拿到了2021年12月的养老金,到账金额是2587元,这已经是他的养老金连续第17年上涨。包括王大川在内,四川全省大约2100万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的养老金都在2021年实现了及时足额发放,确保了“老有所养”。在这背后,离不开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“撑腰”。

  “一竿子插到底”,从中央直达市县基层——作为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创新,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在2021年步入常态化:资金总量增加到2.8万亿元,直达范围基本覆盖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。据不完全统计,资金用于养老、就业、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、基本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占比超过7成。“直达资金”成为实打实的“惠企利民资金”。

  四川省财政厅国库处副处长周宇表示,四川是2021年全国直达资金规模最大的省份。2021年以来,四川全省直达资金惠及企业次数已达1.7万余次,惠及人员次数超1.2亿人次,为落实好“六保”任务,特别是保居民就业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市场主体和保基层运转提供了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。

  江苏省财政厅预算审核中心主任朱力说,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为处于“神经末梢”的县级财政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。从最新监测数据来看,2021年1到11月份,江苏省县级“三保”(保基本民生、保工资、保运转)的可用财力是8368亿元,国家标准的“三保”支出需求是3066亿元,按照国家标准计算,江苏现在总体的“三保”保障倍数是2.7,所有县级均可足额保障,相关财政供给单位人员工资、退休人员养老金、城乡居民低保、困难学生助学金等“三保”支出均已足额保障,完全没有问题。

  2022年积极财政政策:支出和收入端均要发力

  展望2022年,积极的财政政策延续。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,更加注重精准、可持续。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,加快支出进度。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,强化对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制造业、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。

  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看来,2022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路径已非常清晰——支出端和收入端都要发力,来护航中国经济。

杨志勇表示,中国经济目前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。在这种背景下,202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,是个必然选择。与2021年相比,2022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强调提升效能,更加注重精准、可持续,这当中对政策效能提升的关注,是为了让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好。从具体运作方式上来看,扩大支出和减税降费并举,等于支出端跟收入端都要发力。相信积极财政政策在护航经济大盘,促进经济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上,会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。

  

  记者 刘柏煊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mof.gov.cn/zhengwuxinxi/caijingshidian/cctv/202112/t20211230_3779282.htm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